在我写作了两篇有关网络公开课的文章之后,有人问我对中国的“精品课程”与美国的“网络公开课”的区别,并且希望了解“精品课程”怎样才能转化为受人欢迎的“网络公开课”。
毋庸讳言,美国“网络公开课”带给中国高校的最大启示应该是,中国高校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途中,绝不能忘记教学,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让我们的青年学子自觉地留在自己喜爱的课堂里。而当下,中国除了极个别高校正在打造的网络公开课外,现有的网络公开课还不多见,特别是成熟的、整门课程系统上网公开的、同时又受人欢迎的网络公开课可谓凤毛麟角。
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国高校对此不重视。恰恰相反,早在2003年4月,教育部就开始投入大量经费,实施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经过8年的建设,应该说,目前的“精品课程”的网上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在很多高校教务处的网站上,也都有各自高校专门的“精品课程”网页。
问题是,为什么比始于2001年的“网络公开课”仅仅晚了两年的“精品课程”工程,其效果却远远不如前者呢?这两者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差别?前者能否向后者转化呢?
在我看来,“精品课程”与“网络公开课”至少有三方面的不同。
首先,对主讲教师的要求有所不同。以“精品课程”为例,我们是要求团队建设的,一般要求有三位主讲教师,申报过程中需要提交三位主讲教师的录像。因此,在申报过程中,靠教师的单打独斗是很难获批的。事实上,从中国高校当下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课程(我说的是同一名目的课程)要求有多位主讲教师,显然不现实,因此,若是其中有凑数甚至是弄虚作假现象,应该不奇怪。当然,若是在获批后,作为申请者的主讲教师不再授课,而是改由其他人员来授课,这似乎既不奇怪,好像也并不违反相关规定。而西方的网络公开课,基本上要依靠单个主讲教师的个人魅力。
其次,开课的目的、建设的目标有所不同。“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主要在于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同行之间的交流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因此,虽然也要求精品课程的录像要上网,但从实际效果看,很多精品课程不是只有一节或者几节的录像,就是整个无法链接,已经看不到相应的录像了。所以,网友不知晓,评价不高,也就不奇怪了。而西方网络公开课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放给社会看的,就是要让那些不能上大学,或者不能上优秀大学的人们去学习的。这就对其未来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然也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
再次,课程的内容与授课形式有所不同。“精品课程”基本上都以传授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为主,授课形式还是中国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提问学生为辅。哪怕是那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形式,也不过是多了些学生回答问题而已。从实质上看,学生真正的参与程度很低。而那些特别受欢迎的“网络公开课”,绝大多数都是思想性强、内容贴近现实和生活(即便是经典,也是可以用现实问题导入和进行现实思考的)、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课程。
我是看好国内网络公开课的前景的,但具体到“精品课程”能否转化以及如何转化为“网络公开课”的问题上,我的想法是:
不必要求所有“精品课程”生搬硬套地转化为“网络公开课”,事实上也不大可能,因为不是所有“精品课程”都适合转化为“网络公开课”。“精品课程”是极富中国特色的中国式教学的实录,是符合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的,也基本为大家所接受了。但是,完全可以从“精品课程”中选取一些适合“网络公开课”的课程,然后进行相应的改造,比如内容可以进一步凝练,提高课程的思想性,加强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更加注重发挥教师的个人讲课魅力,从而使“精品课程”向“网络公开课”转化。而从当下看,要想做好这一转化,学校的责任最大。可以说,没有学校的支持,国内要建设好“网络公开课”只是一句空话。因此,要说推动网络公开课的最大的“动力因素”,应该在于学校。
“网络公开课”展示的是一所大学的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的风采,真实地记录他们优秀的教学实践。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基础上,更多地传播着他们的思想、理念和生活、人生态度,从而能够让更多的学子欣赏他们的才情和魅力,也让更多的同行分享他们的成果。我相信,中国高校需要这样的“网络公开课”。
(摘自 2011年7月10日 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教授 郭英剑 )